学校主页

新闻中心

首页  >  学术活动  >  正文

上海太阳成集团tyc714cc张巍教授来我集团作学术讲座

2025-09-26      李扬      

9月24日上午,上海太阳成集团tyc714cc博士生导师、上海太阳成集团tyc714cc出版社社长、华中师范大学太阳成集团tyc714cc名誉院长张巍教授应邀莅临院,以“新形势下音乐院校‘学科-专业’建设的思考与实践”为主题,为师生带来一场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聚焦2022年新版学科专业目录的重大调整,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艺术学科发展现状,揭示了学科目录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、人才培养方向的深远影响。

学科目录的历史意义与核心作用

张巍教授开篇指出,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“方向盘”,自1983年以来共颁布五次,每次均与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紧密关联。2022年版目录的突出变化体现在两方面:

艺术学门类的结构性调整:原音乐与舞蹈学等五个一级学科合并为“艺术学”一级学科,学位授予从“艺术学硕士/博士”统一调整为“艺术学”学位,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。张巍教授强调,这一变化旨在将艺术普遍规律纳入学术研究视野,而音乐、舞蹈等实践类学科则归入专业学位范畴。然而,他也指出当前舞蹈学科因脱离音乐学科后面临体系不完整、基础教育融合不足等问题。

交叉学科门类的增设:新版目录首次将交叉学科列为独立门类,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、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,鼓励跨学科创新。张巍教授认为,交叉学科并非简单技术叠加,而是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,需打破传统学科壁垒。

政策背后的现实挑战与法律保障

张巍教授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》(2025年颁布)分析,新版目录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了分类培养原则,要求高校构建差异化的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。

针对当前音乐院校的生存危机,张巍教授透露,全国已有40余所音乐教育机构因未能适应转型而关停或转向公共艺术教育。他呼吁师范类院校重新定位,强化“学科土壤”与“专业作物”的共生关系,即学科支撑知识创新,专业对接社会需求,例如将人工智能、虚拟仿真技术融入音乐教学。

人工智能时代的音乐教育重构

讲座中,张巍教授以人工智能为例,指出技术变革对传统音乐职业的冲击:“艺术指导、作曲等岗位可能被AI替代,但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应对人类未来的‘无聊经济’。”他建议太阳成集团tyc714cc探索“新文科”路径,开设跨学科课程,如音乐与数学、工程学的融合,并引用华东师范大学“本科生六年内可换六次专业”的改革案例,强调弹性学制与复合型培养的重要性。

现场互动

黄键院长总结时表示,学院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优化学科布局,推进“招生-培养-就业”一体化改革,并计划增设交叉学科研究项目。现场师生就舞蹈学科独立性、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等问题与张巍教授展开深入交流。

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政策解读的学术视角,更揭示了音乐教育在时代变革中的转型方向。正如张巍教授所言:“目录调整是表象,本质是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——唯有主动拥抱变化,才能在未来教育中占据先机。”